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報名前閱讀》從魚與熊掌探討劉婷寫作班別的取義

幾年前,我帶學生採訪養雞蛋農,那位蛋農是一位令我欽佩的父親,他和我一樣都是求好心切的人,也有著研究精神。在放牧雞與籠雞飼養學問中,因為看待事情的「視角不同」,支持者也各分歧異——不過,我肯定這件是: 雞吃好的食物,生出來的才是「營養好蛋」。   這如同作文教學:不能單看「成品」,要看「過程」。 # 重視引導者的品德,保護學習者 我曾經看到一位忙碌的竹科爸爸在招生家教時他寫:「找伴讀老師,為六歲女兒說故事、陪玩;但不要傳達價值觀。」 在教養中,價值觀要有所依循,這個依循引用真理永不改變,若從個人看法解讀可能偏頗。   宏觀的視野是需要對古今中外歷史有所理解、個人心智的成長與歷練、從不同視角的思辨和探究,才有辦法清透思維 ;在談「物質與精神」、「 228 歷史」、「班班有冷氣」、「學生是否該帶手機上學」、「安樂死議題」 等專題 時, 我不是學生的父母,我只能做訊息的提供者、正反方思辨的司儀。 有些專題沒有爭議性,僅是知識的傳輸;但是 較有探討空間的議題,我會讓家長先知道這樣的課程設計,並且鼓勵家長和孩子討論。   # 劉婷閱讀寫作教室的價值 語感弱、情感弱、理解弱的學生就像藤蔓植物,它不是沒有長高,而是它需要鷹架。 相較於傳統的興趣寫作班,《教學系統化》是我的研究與經驗可以證實有效的教學設計,學生可以在反覆的練習、歸因後理解邏輯。 劉婷的升學班是把語文拆解再組合,引導學生學習,補足和加深學校沒有帶領的部分。 我讓學生理解、目睹學校教造句的用意、標點符號對文章的理解、複句和作文的關係;閱讀與寫作的關聯,優化詞彙與文采的方式;這些我將其「系統化」了! 專題班並非和升學班相互矛盾 ,專題班撤除傳統寫作班的趣味活動, 投入更高質量的知識活動,做跨領域的學習安排;在《台灣通史》的發展下,學生得以加深、加廣習得歷史、科普知識,也把寫作系統安排在其中,引導學生寫作技巧,在校內學習得以發揮。 #學習不分體制內外,鷹架、好奇心、自學力需要兼備 「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句話引述 在戰國時期,孟子因「生命」和「禮義」難以兩全的情況下,其言:「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魚我所欲也》。如今,這句名言道盡選擇者的無奈 …… 養雞的蛋農讓我明白:「籠養雞對於疾病的控管可能更為容易。」...
最近的文章

【招生訊息】教師簡介與114年春季班招生訊息

 劉婷教室簡介 2013年正式以此網頁做為教學歷程的傳播媒介; 在此之前,我兼任媒體人陳安儀旗下的作文老師。從早期在新聞媒體、廣告,至新竹科技業,依舊筆耕不輟;在成立文字工作室後,我又為各行各業撰文,故寫作與職場連結,產業詞彙的研究、寫作風格的調變,我都非常有經驗。 我擅長於管理、分析、統計、整合。 在教學進修與興趣研究下,我將「寫作前運思」作為引領基石;加上自己的寫作經驗、文章歸納的結論、對課綱趨勢的整合,以及學生成效的回饋,至今已發展出一套成熟的教學寫作系統— — 此系統簡潔扼要、易懂易學 。 劉婷老師從學生時代就代表學校參加競賽,至今執筆相關的工作也超過二十年,我清楚體會到書寫對邏輯思維的正面效益。 從寫作推往閱讀理解,或從閱讀到寫作之間的定義,我有足夠的經驗和方法傳授給學生。 教室成立時是以「 升學型語文教室 」創業,此定位是讓師生之間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我將「審題」觀念 傳達到初始學作的國小生,讓學生從一開始就學對 。 在 知識的輸入上,從生活的五感體驗到108課綱的十九議題探討 ; 作文是語文綜合的表現,我予以國學常識的補充,為學生超前部屬,作為實實在在、加深加廣的資優課程。 2025春季班報名表 (連結點) 從作文班到現在已有數屆由國語文課程協助升學的國三生, 至今未曾 做過付費廣告,教室也沒有招牌,靠著口碑介紹。 我精進教學 ,在每個專題與趨勢中享受研究; 把學生教好,輔佐家長一起引導孩子更好的學習方式、樹立良善的價值觀,成為學生、家長信任的對象,是工作中的樂趣,也是回饋社會的表現。 如果你對於教室的課程有任何想了解的地方,可以透過社團私訊我;也推薦大家從下面文章或社團資訊,先理解我的教學策略與帶班方式後,再進一步和你的孩子介紹。 對老師更多了解 《理念篇》教育本來就不分體制 《理念篇》做一個有原則的老師 《理念篇》是誰罰寫誰,作文教室的訂正方法 《理念篇》 閱讀寫作老師給小學生的藏書閣 《教學篇》戶外作文寫生 ─ 打開你的六感雷達 《教學篇》揭開家長看不見的作文課 《教學篇》家教老師的深入閱讀七大技巧 《教學篇》骨架沒長好,連話都說不清楚 《教學篇》 閱讀理解有妙方 《經驗篇》作文與造句有關係 《經驗篇》破 解學習成語的秘訣 《經驗篇》破解速讀閱測的應考密技 《經驗篇》識字問題問與答篇 《經驗篇》避免流水帳寫作的三個途徑 《報名前閱讀》劉婷...

【方式】最完整的作文訂正方式

教室期待完整的訂正方式是【謄寫+訂正+朗讀】。 目的:(1)練習國字  (2)加強語感 (3)靜心耐力 謄寫方式有二: 一、直接謄寫在全新的稿紙上。 取標準稿紙一張,按照批改後的全文直接謄寫一份完整的作文。 ( 增加紅筆補充的文字、刪掉的文字移除 ) 這樣謄寫出來的作文是一份可以直接投稿的作文。 投稿方式如下: 如果家長有時間,可以挑選孩子的作文進行線上打字投稿;文章較長,投稿時可以幫忙擷取表現較好的段落,或註明願意接受刪減, 編輯或許會協助。 另外,有時剛好徵文方向是作文課寫過的題目;孩子沒時間寫,也可以直接使用舊文投稿,或以舊文進行些改編後投遞。 二、分次寫在學校聯絡本的小日記上。 有些老師會規定要寫小日記,若把謄寫作文的功課套進小日記裡也是可以的。一來,可以達到謄寫訂正的意義;二來,也可以讓導師看看孩子的作文,其次是省時。 小學生常見投稿網站: (A)全國兒童週刊 (B)國語日報 (C)人間福報-少年天地 (D)自由時報生活週報 國中生常見投稿網站: (A)國語日報(中學生報) (B)人間福報(青春UP) (C)中華日報(中華學園) (D)青年期刊 我想了解徵文比賽訊息: (A)獎金獵人 (B)聯合盃 (C)坤泰盃 (D)溫世仁作文盃 (E)華夏徵文......

【文量】願意寫作卻寫到最後文不對題,怎麼辦?

《教學分享》 # 文量 談談「文量」,我很重視文量,可能是很多作文班不會特別要求的事情。但在升學的情況下, 「文量」確實是評比級分的第一關 。 有人問:「老師,可以寫很多;但贅句很多怎麼辦?」說真的,這是一個學習過程。縱使詞不達意,但寫作的當下,這位學生是願意去「想」的。 寫作,本身就是一種思考 ;它雖然不是身體勞動,但腦袋勞動卻是真的——「 燒腦 」一詞就是這樣來的。 分享一位學生的學習歷程:在低年級時,她的文量比同儕長很多;她很願意寫,不過可能一個轉折點,劇情聯想到其他面向,有時寫到最後會失焦 …… 我看著她每一個階段的轉變,文量也開始濃縮,漸漸地能看見她的思緒「聚焦」了!為什麼?這就是「 理解力的成長 」。 這學期,我很喜歡她的幾篇文章,尤其是寫哥哥、寫媽媽等文章,都讓我 感受到濃濃的愛意 。不知道,她有沒有把作文送給她的家人! # 摘錄文量統計表 # 書寫是大腦運動 摘錄聯合報的近年會考六級分文量統計表。 一個好記的觀念:一年級100字、二年級200字、三年級300字......以此類推,七年級700字、八年級800字,容易嗎? 首圖摘錄來源: 會考作文進化術 - 聯合學苑|閱讀 ‧ 寫作 ‧ 跨域學習 (udn.com)  

【公益】文史不分家。跟著劉婷學歷史

學好歷史,就是從聽故事開始,建立先備知識。 -------------------------------------------------------------------------- #中高年級 《從歷史走來》 專題影片連結   (共十四集,每集四部) 劉婷雲端資料庫 - 學習單下載區

2022三國營-從古至今遊中國名著《三國演義》

  一個人看三國演義,是讀;一群人讀三國演義,是想。 每一個暑假,我們透過閱讀注入中華經典文學,探討故事中的朝代結構。歷史沒有是非,只為各自心中的天下;三國演義為四大奇書之一,作者羅貫中綜合三國志、史料、傳說,及個人觀點刻劃角色性格,豐饒精闢的兵法權宜,放諸人生乃能通行運籌,故事精采有趣,流傳千古,必讀! 指定捷英社出版的故事書,強化文字中的成語與修辭之外, 特別加入詩詞歌賦,從唐朝《 蜀相》、《八陣圖》到宋朝《 念奴嬌·赤壁懷古 》等五首絕唱,作為打開文言文的 敲門磚。 (加開班) 報名表 招生對象:四年級以上 報名方式:填寫報名表+匯款完成+進入群組 (名額有限) PS.限制名額是因為課程中會和學生互動、討論,人數必須限制。 歷史回顧: 2021封神營  《新竹》劉婷閱讀寫作一角 | 《教學分享》#封神營 #文學 | Facebook 2020嬉遊營  《新竹》劉婷閱讀寫作一角 | 《教學分享》#嬉遊營 #詞彙 | Facebook

【經驗談】你可以避免流水帳寫作的三個行徑!

獻給在自學社裡努力的孩子。 以「旅行」為自學社的第一個主題,是因為旅行是每一個人都擁有的美好經驗;即使不懂得布局的學員,也可以透過有方向性的描述完成任務。以下,是我從多數作文中所看見的缺失,相信小作家們經過自我省察與修正後,作文會更加進步。 一、英式邏輯不可行 你知道嗎?中文和英文的文法有相似之處,也有相異之處。其中「敘述邏輯 」 就是最大的不同點。英文很直白,它喜歡開門見山,補充說明放在後面;中文卻相反,重點放在後面。 這一段解釋,我引用知名的英文老師 Dr. Eko 影片: 主詞不見了!受詞不見了!詞彙縮短了!在我來看,都是「口語化」。雖然說:寫作應該像說話一樣容易,只要將事情描述出來就可以了;但是讀者畢竟不在現場,敘述「完整」在寫作上是值得留心的事。 二、寫作不要口語化 主詞不見了!受詞不見了!詞彙縮短了!前因後果省略了!在我來看都是「口語化」造成的。 雖然說,寫作應該像說話一樣容易,只要將事情敘述出來就行了;但是讀者畢竟不在現場,只 能透過文字了解全貌,因此,在寫作上「敘述完整」是值得留心的事。 在寫作時,我會依照段落內容的重要性決定加深描述。 若它是文章的重點,就不要三言兩語地帶過,而是要完整卻不冗長的說明。 三、禁止滾輪式敘述 何謂「滾輪式敘述」?那就是不停地交代去了哪些地方,卻未好好定點介紹。十篇遊記有八篇犯了這個錯。遊記,不是一股腦兒把「行程」告訴讀者,而是 摘錄 「精華」,以「生動」的敘述方式將事情分享出來。 這段話並不是作者要描述的重點;但是透過「形容詞」可以讓敘述更有畫面; 除此之外,滾輪式敘述還會衍生另一個錯誤,那就是增加不必要的敘述。 想像這是一場舞蹈演出:當你提起勇氣走上舞台後,不僅隨著音樂扭腰擺臀,還有豐富的表情、靈活的姿態,甚至不經意的展現高難度的表演,這場表演,怎能不是一場精采絕倫的表演呀!因此, 寫作不要只有敘述,更需要「焦點式的描述」;還有,善用「修飾詞語」能讓讀者對增添文章的印象,就像是化妝品使人為之一亮。 後記: 一份出色的作品就是—讓讀者讀完文章後來能留下印象! 在這次的自學作文的建議中,我都提到「聚焦」這個詞。如何「聚焦」我都有給予清楚的提議。謝謝參與本次主題的家長和學生,希望這一篇文章能讓你們更有收穫。

在剪報中的多元學習(思考力、彙整力、寫作力)

不論你是否參加每一年國語日報舉辦的剪報比賽,其實透過剪報就是在學習寫作;比命題寫作更有趣! 以下分享我帶剪報的步驟:   (一) 揀選自己有興趣的題目或文章 不管是報紙上的投稿文章、專欄資料,甚至四格漫畫,都可以是發想剪報的題目。如果您有意協助孩子參加比賽,請選擇一個相似的領域, 再為剪報命名更切確的標題。 ( 至少 收集五篇剪報) (二) 選好剪報啟動感受判斷 如同作文一樣,請好好的審視題目。眼前的這張報紙就是「 題目」,請孩子先進行標題的閱讀,然後推測這篇文章的立意是什麼?養成先看題目,再進行閱讀的習慣。 標題:《透過三種氣 了解你的腸胃道》 問問孩子:你覺得從這個標題,內容可能再說什麼?(推測) (三) 針對題目進行材料收集     《發散九宮格》就是蒐集材料的好工具。非班內學員可以搜尋《曼陀羅思考法》或《九宮格思考法》便知道一二。 簡單來說,九宮格的中心為「題目」,可以將自己聯想到的事情(點子)寫進宮格中。 延伸上面的題目:孩子想到了認識消化系統、了解消除打嗝的方法、寫對於此次學習的心得。(他只想到三個)  這樣的 Brainstorming (腦力激盪),就是在訓練學生常常思考寫什麼? 過程中,親子可以一起動腦;若只有想到一、兩個點子,怎麼辦?沒有關係,因為並不會每一個點子都進行延伸學習。總而言之,多玩此遊戲,增進聯想力。 ( 四 ) 進行剪報的延伸學習 有了點子後,就可以將點子幻化成圖文來呈現。大致上有三種面向: (1) 進行報章資料形式的轉換,例如: 畫圖、分析法; (2) 延伸的調查或實踐行動;最後,再針對自學的過程,寫下心得感想(3)。 (A) 用心智圖分析文章結構 心智圖有兩種型態:一種為將資料畫成心智圖;另一種是按照自己的心意打心智圖。 前者為心智圖中的基本功。 參考下圖《炭治郎餅乾》剪報: 本篇文章為「順序法」。 建立孩子了解布局後, 抓出每一小段落的「主角、事、時、地、接受物」,以泡泡圖方式進行結構分析。 這樣的技巧在班內上課有教過,如果不習慣以泡泡圖作法,也可以以完整敘述句呈現;最後,寫出本篇文章的主旨。 (B) 六何法或五何法的練習 這類的分析方法是讓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 判讀文章的 Who 、 Where 、 When 、 What 、 Why 、 How ,再以表格方式彙整 ;此...

《教學分享》別錯過國小低中高年級學好作文的階段

  圖片來源:https://shop.campus.org.tw/ReadingBanquet/18.3-4/SpecialBanquet/images/02/02.jpg 作文教學的歷程: 低年級 文字表達尚未成熟, 先培養觀察的能力,需要倚靠朗讀和閱讀訓練語感,可以以口說代替文字漸進式轉換。 運用圖文引導和圖文創作是最有趣的接軌方法。在修辭部分:想像力是最容易啟發譬喻法的媒介;接續引導擴充摹寫和感受,就是最容易上手的入門磚。   中年級 ,不論是穩定度和文字書寫都能到位;這時 是啟動語文邏輯最好的階段;曼陀羅思考法和心智圖是我喜歡的工具。 按照一定順序觀察、有條理地敘述,就是訓練思考邏輯。修辭部分也有明顯的門檻,基本的譬喻法、擬人法、誇飾法都是寫作常用的技巧;更高階的包括類疊、排比、設問法的引用,都是強化敘述語氣的好工具。到了四年級,在題目的選材上可以擴大範疇,讓學生抓住特點描寫,因此 要有「 主旨(立意)」的概念 ;同時, 引導五感、靜態摹寫與動態摹寫讓文章讀起來有聲有色 。 高年級 ,表徵的觀察力是純熟的;應該培養細膩觀察,情感的聯想。文體的部分也從記敘文踏進抒情文的部分要更多一些;因此,以景思情是要去連結的,我覺得多數孩子是無感, 可以透過共同欣賞文章,討論文字將學生與情感、詞彙連結在一起 。這個階段 投入團體討論、思辨,有助於擴大認知,對論說文有所助益 ;不過, 要提醒這個階段的學生摹寫、修辭都不能放手 ,當文章變成只是說明文時,文量和文采就少了美感 。在這個階段裡,象徵、映襯、對偶、頂真法等等,幾乎所有的修辭學都接觸到了,要透過寫作引導學生將課本上的知識活用下來,需要刻意的設計教案;修改作文時,也不要僅是照著字面修改,而是幫學生引導到更高明的寫法。   作文是國語文的綜合輸出,涵蓋了國字、標點符號、修辭、個人看法、訊息彙整、敘述邏輯 ;它既是日積月累的學習,又無法同進同出,因此在體制內裡,可以看見「 語文測驗考的向來是能力,而非年級。 」語文學習,聽、說、讀、寫的順序,從牙牙學語到一筆一畫習字, 國小開始學習寫作是轉向文字敘述的黃金期 。 劉婷寫作系統基礎班兩年,進階班兩年;要做的是在一開始就用正確的方式學習寫作。 寫作,是先求有再求好 :「有」是包括有內容、有感受、有邏輯、有文量;「好」是追求優美文采、詞彙、技巧上的精進...

文言文暑期密集班-【2021文言文閱讀營】

我認為成語、唐詩都是字義推敲入門磚,很適合在國小階段就培養字義推敲的能力。選用《論語》不僅因為教育的意義深厚,語錄篇幅較短,對入門者的心理壓力較小;會透過漸進方式,讓學生在課程期間接觸到《世說新語》篇幅較長的文言文。 【2021文言文閱讀營】 一、課程計畫:十天,共讀七十六篇論語文選 二、教學目標:認識論語、訓練字形推義的能力、接受文言文翻譯挑戰 三、教學流程: 上課前,會檢討字義表、唐詩或世說新語的翻譯。 共讀時,老師會透過抓取詞性、字音和字義建立翻譯的基本功;詞性能判別句子的倒裝,字音與字義則有助於解釋。教學過程,會採師徒方式帶領學生以推敲方式翻譯文言文,前面四~五堂由老師示範,之後則由學生輪流翻譯,每道語錄都有閱讀測驗,更能確認學生的理解狀況。 備註: A、課程期間會有作業,期末最後一堂會有測驗。 B、課堂上需要抄寫筆記,補充資料來自於教育部辭典,會讓學生知道自學的方法。 C、建議在暑期間選購文言文閱讀測驗參考書,定期定量練習(每週2~3篇),培養文言文的語感。 舊文紀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58783467861035/permalink/825015304571179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58783467861035/permalink/819151378490905 報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