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9的文章

《自學篇》十五堂課後,如何延伸學習呢?

一、確實練習思考方法: 這裡指的是思考方法,不是寫作技巧。 如果孩子熟捻九宮格,就練習用九宮格蒐集材料或寫短文,善用九宮格,寫到一張稿紙絕對沒有問題;除此之外,通常學校老師會把「大架構」給學生,基礎班二期以上的孩子,肯定都能細化出小節,因此學習先完成心智圖架構再寫作文,既不會偏離主題,文章內容又豐富,何樂而不為! 然而,為何要這麼做?因為邏輯思考是要練習的,如果不養成習慣,來上課學一套,回家不運用,臨場表現也就只能靠運氣。 二、善用教過的寫作技巧: 教室採主題教學,尤其寫作技巧在往後的每一次寫作都可以一直拿出來活用。家長從課綱中清楚知道教過的主題,可以提醒或督促孩子運用寫作技巧,一旦熟能生巧,未來就會成為寫作的習慣,這些技巧都能幫助文章,變得更加具體深刻。 例如:景物、六感、人物、靜動態摹寫、加分秘技等等 …… ,這些很基本的寫作技巧,幾乎沒有一個作文主題不被使用。 三、保留講義與批閱稿紙: 每一份講義和稿紙都是老師和學生的資產。 有些講義是可以幫助學生溫習回顧,有些名言佳句或好文章,是可以提升學生詞彙和文章深度;學生的稿紙也是如此,經過修飾批閱的文章,足以可以成為朗讀的材料之外,我會鼓勵投稿,不管會錄取還是不會,即不增加成本,又可以提高能見度,我願意當個勤勞的家長。 四、善用寒暑假時光: 教室寒暑假不上課,最主要是作文需要更多的生活經驗與知識來支撐,也盡可能傳達正向的信念與價值觀;因此,長假的出遊與放鬆,可以調劑身心,更能「勝讀萬卷書」。 除此之外,先前我有提供過一些自學教材,也經常在社團中分享國語文的學習方向,把握這段期間,加強較弱的學科,我覺得是值得考慮的。

《教學》閱讀理解的難處?閱讀理解有妙方

閱讀理解的難處? 一個數學題目「有甲、乙、丙三個容器,甲瓶容量裝滿,倒入乙瓶後溢出,再將乙瓶倒入丙瓶,丙瓶溢出,請問甲乙丙哪一個容器最小?」這樣敘述性的題目,你怎麼帶孩子解題? 再來一段課文:「爸爸說,每年九月到十二月,這裡的秋風和陽光,會把柿子一個一個烘乾,變成又香又甜的柿餅。」這個段落,你的孩子有辦法抓出關鍵的主角是誰?多數的學生回答:爸爸 在我看來,低年級是最容易入門「閱讀理解」的時候。就我帶領國八學生進行閱讀測驗解題的經驗來看,思考邏輯是相通的。 以長篇閱讀為例,五題選擇之中,總會有一到兩題《字義題》可以直接作答。碰到《主旨題》,就和寫作架構一樣,看首末段。如果是問《情境題》,那就得看文章。 我的帶法與上面兩段文字思考很像: 【一、判斷本段在問什麼】 也就是我帶學生做的「以文推義」,看完數學題目的第一段敘述,要先推論出乙瓶比甲瓶小。做長篇閱測時,也是先判斷這段敘述的方向,是身分、外貌、寫景、經驗……這麼做可以閱讀得又快又精準。 【二、抓關鍵字也很重要】 但是,怎麼抓關鍵字呢?除了憑直覺之外,也可以透過六合法協助判斷,再完整一點的方式就是,判斷出形容子句或段落,刪掉、跳過。由此可以推論上文,「柿子」才是上述段落的主角。 現在,圖文班的學生,開學至今,每週運用課文打心智圖,比學校更早一週自學,就是希望他們養成預習的習慣。既然這個班的學生,從低年級就來,勢必我們學習的東西也會更廣一些。 # 習慣養成絕非一朝一夕語文學習無法立竿見影 # 不論你在哪一個班都支持家長伴著孩子將方法延續學習 (歡迎討論) # 國七前建議細心品嘗文章的用字遣詞與鋪張方法 相關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58783467861035/permalink/541065886299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