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5的文章

奇妙的飛行 生活散文集(學習單)

因緣際會的情況下,著手設計學習單輔助孩子的作文學習。另一方面,把「學思達」的精神放進來,我和孩子欣賞、討論、剖析文章,我想要的“共讀”就是這樣。 「學習單」不是考卷,我不想用這樣的東西抹煞學生的興趣,或是強迫他。這只是用來輔助孩子的學習,透過查詢、推敲、思考、繪畫、改寫等多元的方式幫助孩子對文學更有興趣。 如果希望培養孩子閱讀,我會這麼做,和孩子一起「共讀」。我曾經看過一個家庭,是固定每週六共進早餐後會一起共讀,共讀的東西很廣泛,孩子有興趣的內容都行,家長也可以拿出時事新聞作為討論。這應該是很棒的氣氛!而且很自在的! 我對我的學生說,這不是作業,是你想我的時候就拿出來看。 ( 我真是不害臊! ) 會有人看嗎?會的。我很用心製作這些學習單,不枯燥!當然,我抓得方向有我要和孩子探討的東西。這是第一版,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或是發現錯誤地方,請通知我,因為,我希望讓更多有心的人使用這裡的學習資源。 對了!如果你的孩子很忙,忙到功課寫不完了,請不要徒增他的困擾,他還有更緊急的事情要辦! 全國小生適用,歡迎下載、指教。 ( 陸續更新 ) 文章標題 作者 關鍵字 下載點 露天餐館 林良 視覺 / 美感 V1 鬥蟋蟀 林良 蟋蟀 / 手足 V1 媽媽的檳榔刀 林玫伶 母愛 / 象徵 V1 滿山花兒開 西米叔叔 破題 / 譬喻 V1 春天來了 林良 對話 /疊詞 V1

意象琉璃。純靜之煷

《文藝與共》的美學之旅,記錄著我們被灌溉的這一天,也記錄著我所滋長的東西,這對我個人的學習、教學課程、孩子的成長都有幫助的。我們享受這個社會給我們的一切,滿滿感激! 《意象琉璃》 郭大維 創作藝術展 & 《純靜之煷》窯燒玻璃創作展 地點:新竹玻璃博物館 參觀日期: 2015-4-26 決定四月參觀玻璃博物館是上個月就敲定的事,正巧上週女兒打破了奶瓶,「玻璃」一詞從女兒知道「奶瓶是玻璃做的」後,進一步追問大人「什麼是玻璃」而揭開序幕。 『玻璃博物館』位於麗池公園裡面,相鄰著動物園、新竹花市,踏青面積非常的廣,一眼望去綠蔭盎然,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築是玻璃的藝術販賣中心,也有平價的手作咖啡,玻璃廣場的後方還有好多兒童遊樂設施 。 這天,我和女兒沿路走走停停,餓了就坐在涼椅或階梯上吃點東西,不時地補充水分;九點半左右出門,回到家時,已經三點多。 『玻璃博物館』每週六日有玻璃創作示範和親子 DIY 活動;來這參觀,我的建議是“先去工作坊看示範,再回博物館參觀”。 這天,由 黃以禎 老師示範琉璃珠,我很喜歡老師示範時都會教學說明,每個工具、手法也會介紹,包括她使用的無度數抗藍光眼鏡,也讓借給大家試戴;完成好的琉璃珠得放到耐高溫的沙粉中讓琉璃緩慢降溫,老師特地盛裝一碗水來做對比,燒熱的玻璃放進水中馬上變成碎片,可見 黃 老師是一個非常有手藝又會 解說的 老師,現場有國小的學生勇於發問,我喜歡這樣的學習機會。 同一間工作室我們還參觀『吹製玻璃』的示範,這些看似不合適幼兒的參觀活動,比起博物館內毫無動靜的展示品女兒更喜歡。在麗池公園很多公共藝術都是用玻璃做的,玻璃馬賽克的牆面我讓小孩摸,能摸、不能摸的東西都要先預告。 『玻璃博物館』館內是禁止拍照和飲食,我們遵守,我喜歡藝術,所以帶小孩來參觀;不要是為了薰陶她的文藝美感,所以勉強自己來。當然,我能在她覺得無趣的藝術品中,找出 有趣的事物吸引她目光、啟迪想像,是我們的默契。館內,女兒看見玻璃地板會猶疑可否安全行走,看到日常生活中的玻璃用品陳列在此會興奮的告訴我。 我從網路擷取左圖三張照片供讀者欣賞,這是活動新聞的宣傳照;為何我說“先看示範再來看展覽”;因為略知創作的艱辛和學理,就會知道這些藝術品的誕

自學手札-認識營養食物、平分切半

2015 年我將自學手札作了一些調整,加入了定時定量的觀念,承襲以往理念結合兒童身心發展及教學目標,將多元智能的概念拆解並組合後設計了一些遊戲,包括聽說遊戲 ( 整併聽力與口說 ) 、語文遊戲 、藝術遊戲、數理遊戲、空間遊戲 ( 新增 ) 、體能遊戲等六項。 了解《自學手札》理念 April 主題:認識營養食物、平分切半的意思,同時透過相關繪本引導遊戲課程。 4/10數理 遊戲 【活動】打彈珠 用 24 顆彈珠、 4 個塑膠杯讓小孩玩「平均分配」;抽象的名詞,女兒在一來一往的發放彈珠中學會了(從2個杯子發到4個杯子);分配完我們點數看看分配的結果,另外,我們也玩打彈珠、滾彈珠的遊戲,小孩超級喜歡的;我把教具放在書櫃上,她也會自己拿出來再玩。 「 分配 」 在日常當中是很常見的協調工作,從遊戲中學習孩子玩得很開心! 連結《 打彈珠的玩法 》 4/11 藝術 遊戲 【活動】切切切 女兒喜歡「剪」東西,配合 《切切切》繪本的操作,讓小孩自己看見 大方形對折切半是長方形,斜角切半是三角形的 結果;最後我們拼一個大風車。使用剪刀是 小手臂的肌肉練習,我是去年十月才開始讓小孩接觸剪刀,現在小孩可以自己剪得很好,知道什麼叫做「避險」;看懂什麼叫做「對折」。 4/16【活動】壯壯超人轉盤 配合《壯壯超人的均衡飲食》繪本,放大書中的《飲食金字塔》和孩子一起認識外,也下載《 我和我的食物朋友 》著色紙給小孩玩。這樣的塗鴉,對我來說就是鼓勵她把顏色塗在食物裡,很簡單的想法,讓她自己練習控制小手臂;至於,要不要教怎麼塗得漂亮,這就免了比較好! 空間遊戲 【活動】積木客 我跟女兒自導自演,拿著兩個積木小人扮演去公園玩的景象,用 LASY 做翹翹板、溜滑梯、盪鞦韆,沙坑,冰棒,女兒現階段大概就會很基礎的東西,像是槍、吹風機、花、冰棒都是他會的,其他難的我接招。就這樣,女兒這一個月自己說要玩積木的次數變多了!我也在這個月發現小孩越來越能自己多角扮演的玩遊戲,這樣很棒,代表著她腦袋裡有了想像的藍圖。 聽力遊戲 【活動】耳聰目明 這套教具固定使用了將近一年,最主要是訓練聽力的專注力;這一兩個月我發現,有在固定使用的教具,不用大人說,一小孩會自己去拿出來玩。下個月起,我想要將聽力遊戲延伸到音樂律

《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

我喜歡英文繪本的韻律,但更喜歡中文故事的鋪陳。 我會說英文繪本給孩子聽,對我來說只是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對不同語言的接受度;這就像女兒看見跟我們不同膚色的人種會有點膽怯,聽不懂我說的故事語言會加速翻頁動作一樣。任何一種環境的「適應」都需要「時間」,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都需要經常「咀嚼」。 我不會寫教養文,這方面專業的人太多,我都跟他們學習。書寫一些書籍的讀後心得,是一種紀錄,也是一種消化。寫作是要有感動的,當我發現三歲女兒喜歡這個語言,能安穩的聽一本又一本不翻譯的繪本,催促我要把一本小學生看的英文故事說唸給她聽,我是欣慰的。 我的第一本閱讀的英文教養書籍,是 汪培珽 的《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這本書非常的簡潔有力,我喜歡它的原因是內容清楚地教導家長如何開始說英文故事,並且強調“重複共讀”;所以,在這之前,我們的英文繪本只有一隻手的手指頭數量,過去一年來,每一本繪本也講超過三十次以上,極盡善用!現在這些故事書完全不用翻譯,連帶後來買的繪本,我大可不必翻譯,也無須刻意用遊戲吸引她,孩子也能坐在我的大腿上欣賞、聆聽。 上個月從圖書館借出 廖彩杏 《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該書及其介紹的繪本一直是書商整合販售的書單;直到現在才操作有聲書,是因為我很享受跟孩子共讀的時光。 以下筆記一些《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重要訊息: 掌握材料與方法,學習之路可以事半功倍。 關鍵一:重複句 + 圖文合一 + 規律播放有聲 CD 。 依賴中文翻譯,等於沒有辦法獨立閱讀,缺乏自我猜測、推理的閱讀習慣。 啟動開口說話的關鍵,是「聽到語言的真實聲音」,而不是文字符號。 在學習英文初期,孩子的角色是「聽眾」,父母的任務是「提供質量並重的英文輸入」,讓孩子習慣英語的豐富聲音。 緊密連結「傾聽」、「跟唸」是聯繫起耳朵與嘴巴的合諧聲音。 不論學習任何語言,在開口說話的初期,「童謠」都是最適合用來發展「聽覺優勢」與「口語流利」的材料。 耳朵帶領眼睛,對 Word Family 自然留下記憶。 朗讀,才能聽到文字背後的餘音!讓孩子不僅聽到正確的發音,流暢的故事,更聽到語氣、語調背後的餘音。 利用歌謠 ( 童謠 ) ,不僅可培養孩子自然連音的習慣,避免剛開始逐字唸英文的生澀斷音;另一方面,與說話相對,臉部肌肉在唱歌時有最多連續、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