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帶孩子一起做披薩。
我們在空檔的時間裡說數學繪本,繪本談的是「分數」,但是,他們不需要知道分母、分子,他們只要「聽故事」和「切披薩」就夠了。
只是,切披薩可不容易!
第一個披薩,「要吃的人舉手?」
*************************************************
我問:「如果你生日,我送了一塊大蛋糕請你班上的同學吃,請問二十八個學生,要切幾刀?」在紙筆的紀錄下,嘟寶把對應關係寫下來,便求得:「十四刀」的答案;嘟寶用畫圖佐證,真的是十四刀,能切出二十八片蛋糕。
我們在空檔的時間裡說數學繪本,繪本談的是「分數」,但是,他們不需要知道分母、分子,他們只要「聽故事」和「切披薩」就夠了。
只是,切披薩可不容易!
我說:「點點看,總共幾個人要吃呢?」
「六個」小孩說。
我一邊切,一邊問:「切一刀,分兩塊;切兩刀,分成四塊;切三刀,現在有幾塊呢?」小孩看完我切了第三刀,清點桌上的披薩片,變成「六塊」。
接著,如口令般,一邊發送批薩,一邊說:這是「六分之一」的披薩。
孩子很快可以將生活和繪本裡的對話連結在一起,他們懂得這是「幾分之幾」。
*************************************************
緊接著,要切第二個披薩,是巧克力披薩,這回有八片需求。
我問:「那要切幾塊披薩呢?」
孩子們開始猜,我則準備動刀子,又像是念咒語一樣:「切一刀,分兩塊;切兩刀,分成四塊;切三刀,分成六塊,切四刀呢?」
現場氣氛熱烈,加上半數是學齡前小孩,沒有人聽出「二的倍數」。
於是,有人憑感覺猜;有人,瞧著桌上偷偷在算;有人,跟著選一邊答案喊;有人就隨亂講一個數字。
事後,我用寫的,把對應關係寫下來,嘟寶就發現了「倍數」。
我問:「如果你生日,我送了一塊大蛋糕請你班上的同學吃,請問二十八個學生,要切幾刀?」在紙筆的紀錄下,嘟寶把對應關係寫下來,便求得:「十四刀」的答案;嘟寶用畫圖佐證,真的是十四刀,能切出二十八片蛋糕。
接著我問,但是老師說她也想吃,那麼怎麼分成二十九塊蛋糕呢?小孩答:「沒有辦法分成二十九塊,但可以分成三十塊,老師吃兩塊蛋糕。」
最後,我問:「如果今天有兩百人要吃蛋糕,這下要切幾刀?」
孩子能馬上解答出來:「一百刀。」
孩子能馬上解答出來:「一百刀。」
看來,在談分數之前,先了解「倍數」也是一件有趣的插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