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所過去研習的經驗獲得一件事:「閱讀理解從幼兒開始培養」,這在從我的舊文《看畫10分鐘,練出孩子的競爭力》有提到「看畫」是一種外表靜態,但是腦袋要不斷思考的事情。由此可見,不識字也能思考,如何引導兒童思考,唯一方法《提問》。
「問」等於「考」也不等於「考」,考試,就是在檢視一個人的學習成效,不會不好(壞的是分數的比較),因此,這一篇文章,為我的學生家長寫的-《深入閱讀技巧》
伴讀的路徑:讀課文→提問,這中間其實許多「眉角」,綜合一些我的方式。
l
每一段落就停下來
基本上,在深入閱讀(伴讀)前,我希望孩子自行先閱讀過,然後再進行伴讀。伴讀的停留方式是以「段落」為基準,每一個大段落,就停下來檢視內容的要點。
l
抓出文章的演員
常常很多學生是不會抓生詞的,也無法抓到重點,因此,我的提醒是:「人事時地物、專有名詞找出來;生詞、佳句、成語圈起來。」這過程中,鮮少孩子能抓出,「閱讀」本身是不會停留下來的視覺旅行,加上,隨著詞彙越來越多,學生已無力去深入探討,所以,身為伴讀者的功課就是陪伴他們找出文章的主角和反派角色。
l
修辭與大意的練習
當他們認識譬喻法、擬人法、排比、映襯等等,便能明白以往讀起來滋味特別好的文章其組成方式,然而,運用句子來認識修辭才是最合宜的方式,認識學名不懂得欣賞和運用,是可惜的。另外,大意的產生不應該是靠自修,而是要自己寫出來。當學生一旦懂得抓出關鍵字,辨識出主旨句,就得練習自己寫大意,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大意可以是主旨句)
l
認識詞性、句型、標點符號
中文的學習和英文如出一轍,學習辨識詞性是基本功,從小一就要開始。(八大詞類,分別是:名詞、代名詞、形容詞、動詞、副詞、介系詞、連結詞、驚嘆詞。) 每一課課文,也都有句型學習(條件句、假設句、因果句、轉折句)的安排,在孩子學習“照樣造句”前,不妨分析詞性、句型,並且將其他相關語詞告訴他,例如:「然而」為轉折語詞,如「但是」、「然而 」、「否則」、「惟」、「不料」等詞語也是,這時,若能告訴他轉折語詞之前使用「分號」,那麼孩子便可以理解「;」代表的語氣意思。
l 文章結構的伴讀
國中生會針對文章結構的伴讀,最主要是讓學生看見作者對文章的鋪張方式,有利於增長寫作結構的認知。
l
取捨的伴讀
伴讀,可以延伸很多的學習,如何取捨學習資料,我的建議是以課文所教的為優先,其次是「溫故」,爾後才是「知新」。單純就課本的學習是非常狹隘的,在我的年紀來看,要考高分不外乎是勤練習,但是,這些不在自修及測驗卷上的彙整資料和能力的培養,才是真實力呀!
l
提問要問重點
如何提問是伴讀者的智慧,也能看出伴讀者是否完成文章消化。這裡,我介紹的是伴讀方式,提問的內容因文章而異,但是,提問規則就是從大方向提問→到小方向提問,這樣一來,就是在進行最後的總整理(複習)。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