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師資研習)高瑋謙教授與我的合照(2015/8/2)
國一時,一次發完考卷,我趁著下課,帶著挫敗又有點難過的心情跑去講台找老師,我問他「為什麼我們要唸歷史?」那時老師引用「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告訴我學歷史的好處;我當時,又鼓起勇氣反問:「但是,為什麼要背年代和條款?」我看得出來老師有點為難的告訴我:「因為考試要考。」之後,一路上,我唸書算是積極,但成績中等,經常憑著一絲不放棄的意念在考場上廝殺,直到大學,才結束升學的宿命。
大學,我的確過著“由你玩四年(University諧音)”的生活,不過,我更慘,是混了四年。唯一能慶幸的是,我好學不倦的精神被『一條狗』給激發出來,因為“有興趣”+“好奇”,我在幾個月的時間,把三所圖書館的寵物書籍瀏覽過,包括醫學方面的文獻,還去狗狗訓練學校和找獸醫請教,之後,我開論壇、寫文章、解決網友疑難雜症,以「牽勾仔(中介)」方式零庫存創業,後來,走進廚房,玩起網路寵物餐廳;也因為創業,我主動學習更多領域的東西,畢業幾年之後,我帶著問題再回學校唸書(而且不只一次)。
直到這幾年,我才知道那股對知識的渴望,和自己尋找解答的行動,就是『自學力』。
因為好奇,也因為機緣,我開始去探究非學校型態的『實驗教育』,我理解這群家長排斥的東西和想培養的能力,正是我所擔憂和渴望的,又想到自己因為自學力,我學到好多東西,而且,我有著澆不息的學習熱情。當我有了考慮讓自己的孩子也在家自學時,我勾勒起教育方向,那就是以“真理”為軸心,唯有這樣,我才感到踏實。
幾個月以前,我決定以『聖經』作為教養基石,在《捨不得你去上學》自學家庭的鼓勵下,我讓孩子每天讀兒童聖經金句,以一張大字報貼在玄關,每天孩子出門時,就會指字唸一次金句,直到熟捻才換下一張。又因為好奇,我試圖了解『讀經教育』,探討讀四書五經、中西經典之作的意義;直到週日,我真正的走進《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研習、交流,我深深覺得是信念和行動,將我帶到這裡。
回想過去,我從尋找幼稚園,到認識體制外教育,又接觸到自學型態的團體和家庭,我耗費了兩年的時間,我和自己原本的思維在搓磨,我盡可能去了解我所不夠清楚的地方,直到我能在這麼多的方向中決定邁出這麼一步;因為,即使台灣教育殿堂是畸形的,我也不願意人云亦云,所以,我現在知道『教育,不是只有一條路』,而且那些是真的可以走下去的路。
至於,未來,我們是不是真的會走向體制外,目前,我領悟到這麼一個平衡點 -- 沒有最完美的體制,學習之路那麼長,只有孩子穿上最合適腳型的鞋子,才能走得長久。
備註:
最後,我想分享的是,出了社會,我念了一個EMBA、二年的藝術教育課程,而且還有興趣再考國文所,為什麼?不是為了學歷,而是我想懂的更深,尤其,當書已經不夠我了解了,我想回學校切磋。
最後,我想分享的是,出了社會,我念了一個EMBA、二年的藝術教育課程,而且還有興趣再考國文所,為什麼?不是為了學歷,而是我想懂的更深,尤其,當書已經不夠我了解了,我想回學校切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