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這本書前我要告白,這是我的成長故事影響著我對才藝培養的看法。從小我就是教室外的第一名,只要參賽從來沒有不拿獎回來這件事,從國小到國中一直都是,也憑著獲獎紀錄和師長的推薦免聯考進入公立高中,高中時數次代表學校參賽的表現,讓我在學校裡走路有風,或多或少得到老師們的關愛;但是大學聯考時,我失利了,我明明是別人眼中的「鐵票」,卻沒有考進我心中的第一志願,這件事是我(曾經的)一個痛點,讓我沒有臉再回去學校和畫室;出社會後,我專攻「企劃」,尤其政府舉辦的選拔,我依然能在「競賽」這件事上得意洋洋,十分驕傲。
回顧過去迄今,我承認我是一名「戰將」,我對考官和評審的口味很敏銳,是一名能端出好菜的廚師。但是,如今我要教育孩子,我卻不願意一開始就訓練她成為一名『戰士』。
《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這本書是日本NHK一個兩天的繪畫課程,布施英利是一個藝校解剖學 教授,他回到小學母校帶領小學生進行一個兩天的「不要畫筆的繪畫課程」,這本書是作者把他對課程設計的目的和藝術觀點集結撰寫的書,在日本極受推崇,本書在台近年再版,可見國人對此感興趣。我除了欣賞作者「實驗性」的課程設計,更喜歡作者提出“為何不需要畫筆”的理由;美術課不需要畫筆是不可能的,但作者用了實驗前後的「作品」,告訴讀者畫筆不過是產出工具,在繪畫之前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去留意的。
畫出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李奧納多。達文西說:「差勁的畫家,向畫家學習;優秀的畫家,向自然學習。」,布施英利認為『藝術的極致是師法「自然」』,於是提倡在大自然中認識藝術的本質;這讓我想到也是科學家的達文西是在觀察鳥類飛行的姿勢畫出撲翼飛機的手稿,是仿照龜殼的形狀設計重型坦克車;我也非常認同此書將梵谷、達文西、畢卡索等藝術家的繪畫能力歸因於紮實的觀察和練習,其藝術品的誕生乃是與「內在世界」重疊的表現。
去年,因為我寫的《給孩子帶著走的能力》一文結識了一位美術老師,我們都是看見問題且有意想要翻轉兒童美術教育的人,幸運的是我在這一年有了明確的答案,當時,我分享要教孩子「觀察」,因為觀察是要用心的,用腦袋思考的,如同此書文末的註解『大自然是我們的老師,但不是站在自然之中就懂得欣賞自然之美,「看」並不容易,如果不知道看的方法,什麼也看不到。』
我在藝大的老師一再強調:「學藝術才是用一輩子的。」,我認為這指的就是“美學能力”,不過就是啟動內心的藝術美感然後實踐出來;但是,一道讓人吃了會流淚的料理是什麼?現在,我知道了,如果你問我教孩子畫畫除了觀察還有什麼,我想那就是培育他們「內心蠢蠢欲動的火苗」,然後讓他們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投入自己的心。
《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
作者:布施英利
譯者:梁若琦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初版日期:2008/05/02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