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閱讀寫作老師給小學生的藏書閣

我相信每一位愛書人都可以分享許多自己認為的好書,這些好書都有讓人感動的地方,選書是一種感覺,是閱讀者當下的心情、喜好,甚至是他想改變的事,像是:我想要變得健康,就會去翻閱一些養生書。

總而言之,閱讀是一種自己與自己對話的媒介。我覺得能享受閱讀,是一種無比幸福的事,那代表著永遠不怕孤單。

藏書閣之角落

透過這一篇文章,我分享的不是書單,而是如何去賞析作者或譯者的文筆,進而從中選書,是我覺得最客觀的分享;這也代表的是:我喜歡的,不見得你或你的孩子喜歡。但你懂你的孩子,是他親密的人,所以,你能為他挑選好書。

以五個招式,紀錄我在推動愛書蟲的理念和方法:


第一式:不挑食的藏書閣

在家中的藏書閣裡,我不會只偏好放進自己喜歡的文學書籍,或偏向只放小孩喜歡的讀物,我會把「文學、歷史、地理、數學、生物、科學」的書都放進去。我覺得最省錢的方式就是「勤跑圖書館」,我的藏書閣幾乎是絕版書,再透過圖書館借閱一般書籍。出版商也為大眾想到,做一本什麼都會談到的「雜誌」,這是一種省錢選擇;家長可以待發現孩子興趣時,給予「專科書籍」,增強興趣,也是省錢的妙招。總而言之,在低年級時,盡可能鼓勵孩子閱讀各類型的書籍,這對孩子絕對是百利無害。

第二式:觀察出版商與出版

每一家出版商都有自己發行書籍的類型偏好,例如:小魯,歷史讀物是它的招牌;經聯,我喜歡它的數學叢書;奧林。大穎,它的情緒書很著名;另外,像是信誼、台灣麥克、親子天下的書籍類型更是包羅萬象,不少翻譯繪本頗受好評。除此之外,我很喜歡窺究老品牌的書,像是漢聲、格林、圖文、茂智、光復......出版社,最主要的原因是書籍的劇情和文字,老派又很實在。出版商,僅代表的是我對他們的第一印象,重點還是在筆者與閱讀內容本身,至於是否為暢銷書,是最無關緊要的參考

第三式:作者的文筆描述的能力

這一點就與我的工作有關,我喜歡敘事較長、有情節的故事引導,縱使是理科書籍(非工具書),我也覺得可以讓人讀得津津有味。相信喜歡購書或閱讀的家長,會有自己喜歡的作者,只要是他的書籍或畫風,自然地就會想收藏下來。以下我拍攝書籍的內容,以反映我對敘述的選擇:
 
摘錄故事:『假裝你是一隻藍鯨,你的身體好大、好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你的身體和三部校車頭尾相接一樣長,體重要比三十隻大象還要重,光是你的舌頭就和一隻小象一樣重了。』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覺得這段文字非常的具體,描述得很細膩呢!而這就是「作文」,非單單只是敘事而已。


摘錄故事:『大公主不高興的說:「只是裙角鉤到東西,就這樣大驚小怪,真是膽小鬼!」一鑽出地道,士兵首先看到的是兩旁漂亮的銀樹林,白白亮亮的銀葉,散發出迷人的光芒。』

另外,我堅持不購買易本或改編的童話故事,要讀就讀經典,讀得過癮;濃縮的故事都失去了一些美感,用字遣詞也不夠有變化。這樣附加價值不高的閱讀,收穫淺薄,不是我所想要的。



摘錄故事:『突然,豬欄裡好像被丟了一顆炸彈!所有的豬,都跳了起來,衝了欄門!吭吭—哼哼—吭吭—哼哼—牠們把小芬撞得飛上天上。』『她匆匆忙忙跑到家時,聽到一陣陣的怪聲,從廚房傳出來,吭吭—哼哼—吭吭—哼哼—』『她才穿過校門口,就聽到一陣陣奇怪的聲音,吭吭—哼哼—吭吭—哼哼—』

我也推薦以重複劇情的方式延伸故事的書籍,這類的故事很精采,會讓人有越看越投入的感覺,非常適合在閱讀橋梁書階段的孩子。日後,在引導編故事的時候,藉此加以提點,更能產生豐富的聯想。

第四式:把握親子共讀的時光

「親子共讀」珍貴的是,父母與孩子那段相處的時光,需不需要測試小孩是否理解故事內容,或與孩子討論劇情,我覺得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孩子享受父母說故事給他們聽,這就是「親子時光」。我自己是非常把握時間讀書給孩子聽,下課時,他們吃著水果點心,我會請他們挑一本書,我講故事給他們聽;又或者,在空檔之際,分享一則聽聞的新聞或事情。

第五式:大量閱讀是進入整合前的唯一路徑

倘若你是大量閱讀的人,會理解閱讀到一個階段之後,會碰到一個門檻,我稱之為「矛盾的梳理」。「閱讀」只是單方向,但進入到梳理階段時,就是「融合」,大腦會去淘汰部分資訊,保留打算參考的信息,融會貫通後,整合一套新的依歸。以學生來說,國中是第一個需要整合知識的時期,當今強調的108課綱核心素養,就是要你我明白—培養思考習慣、掌握整合能力,忘記所謂「有用的」,剩下的才叫「所學到的」。

推動閱讀,我提出兩個想法:

一、趁小鼓勵孩子閱讀,日後要再愛上閱讀的契機,就不是我們可以推動的了。(不是不可能,但需要契機)
二、鼓勵在低年級閱讀長篇故事,並且廣泛閱讀,不偏食。
------------------------------------------------------------------

備註:請記得保持用眼距離與時間。愛閱讀,近視機率相對增加。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招生訊息】教師簡介與114年春季班招生訊息

 劉婷教室簡介 2013年正式以此網頁做為教學歷程的傳播媒介; 在此之前,我兼任媒體人陳安儀旗下的作文老師。從早期在新聞媒體、廣告,至新竹科技業,依舊筆耕不輟;在成立文字工作室後,我又為各行各業撰文,故寫作與職場連結,產業詞彙的研究、寫作風格的調變,我都非常有經驗。 我擅長於管理、分析、統計、整合。 在教學進修與興趣研究下,我將「寫作前運思」作為引領基石;加上自己的寫作經驗、文章歸納的結論、對課綱趨勢的整合,以及學生成效的回饋,至今已發展出一套成熟的教學寫作系統— — 此系統簡潔扼要、易懂易學 。 劉婷老師從學生時代就代表學校參加競賽,至今執筆相關的工作也超過二十年,我清楚體會到書寫對邏輯思維的正面效益。 從寫作推往閱讀理解,或從閱讀到寫作之間的定義,我有足夠的經驗和方法傳授給學生。 教室成立時是以「 升學型語文教室 」創業,此定位是讓師生之間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我將「審題」觀念 傳達到初始學作的國小生,讓學生從一開始就學對 。 在 知識的輸入上,從生活的五感體驗到108課綱的十九議題探討 ; 作文是語文綜合的表現,我予以國學常識的補充,為學生超前部屬,作為實實在在、加深加廣的資優課程。 2025春季班報名表 (連結點) 從作文班到現在已有數屆由國語文課程協助升學的國三生, 至今未曾 做過付費廣告,教室也沒有招牌,靠著口碑介紹。 我精進教學 ,在每個專題與趨勢中享受研究; 把學生教好,輔佐家長一起引導孩子更好的學習方式、樹立良善的價值觀,成為學生、家長信任的對象,是工作中的樂趣,也是回饋社會的表現。 如果你對於教室的課程有任何想了解的地方,可以透過社團私訊我;也推薦大家從下面文章或社團資訊,先理解我的教學策略與帶班方式後,再進一步和你的孩子介紹。 對老師更多了解 《理念篇》教育本來就不分體制 《理念篇》做一個有原則的老師 《理念篇》是誰罰寫誰,作文教室的訂正方法 《理念篇》 閱讀寫作老師給小學生的藏書閣 《教學篇》戶外作文寫生 ─ 打開你的六感雷達 《教學篇》揭開家長看不見的作文課 《教學篇》家教老師的深入閱讀七大技巧 《教學篇》骨架沒長好,連話都說不清楚 《教學篇》 閱讀理解有妙方 《經驗篇》作文與造句有關係 《經驗篇》破 解學習成語的秘訣 《經驗篇》破解速讀閱測的應考密技 《經驗篇》識字問題問與答篇 《經驗篇》避免流水帳寫作的三個途徑 《報名前閱讀》劉婷...

國中會考作文賞析-捨不得

如果這是六級分,那評審的分數是給賣弄文學造詣的人嗎? ( 文章放大連結點 ) 今年會考作文《捨不得》 看到鄉民的留言後便概要性地寫下這篇賞析;之後,我又連結到國中會考網站看看其他六級分的作文範本,還是這一篇最迷人!最後,我決定讓小學生讀這篇文章,讓他們來評鑑。 相關研讀連結: 學習單下載點 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正式試題( 樣卷公布) 從國中教育會考作文題看平日須有 的寫作訓 練 文章賞析: 從文章的起、承、轉、合來看,作者運用自如、分配得恰到好處。 起,開頭短短幾句,道盡大千江南之中的不捨,最不捨得的就是 - 手機;這樣的 題材讓人發乎好奇,想讀下去。 ( 這很重要,大多數人寫的題材,分數不會高 ) 承,第二段,三句話完整的寫出智慧手機的便利、有趣、解悶的滋味;作者不僅擅用映襯修辭,文藻表現一氣喝成、淺顯易懂。 轉,發生悲劇就是轉,簡單一句「踏破鐵鞋」就帶過自己尋覓不到手機的過程,緊接使用譬喻,以各種虛實景象、聲音情境來強化手機遺失時的感受,最後再擬出一段排比,加強語氣。 合,是考題的重點,先引用名言就加分了,藉此來把「遺失→捨不得→捨得」推向另一個境界,捨得之後,看見街景的美妙、五官甦醒、頓悟生命的真理以呼應莊子言「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此時,再用大樹來比擬人生,暗示著此後身心發展,得以自由翱翔,這便是「捨得後的至高點」。 最後,補上一句古云「有捨有得」,又把發散出去的精神在收斂回來,以遺失一支手機,換得面對大千世界的曠達胸襟,這樣的結尾,非常雄偉,再回首對照第一段心頭上那些微不足道矣的枷鎖,可謂大悟大智。 我要說的是,這位學子一定是個愛閱讀、愛寫作的人,更厲害的是他懂得考試的技巧;看似如此誇張寫法,或許有違現實常態反應, 但卻不也見證了他對不捨與捨得之間的氣度 ;除此之外,相較其他同級分文章,此文用字遣詞的實力可說是超群絕倫。 六級分,實至名歸! 結論: * 鼓勵學生,看到題目的時候,先思考自己選用的題材。 ( 不落入套俗,才會脫穎而出 ) * 看見考官要考什麼,捨不得,目的不是要知道你捨不得的事情和心酸,而是想知道捨得後的心境。 ( 作者在第四段寫最多 ) * 背名言佳句、使用成語、擅用修辭增加文章力道;多練習拆解「題目背後的題目」,閱讀「小題材、大體悟」文章 。

《經驗篇》破解學習成語的秘訣

國小三年級一定會出現成語的學習要求,但是,十個學生裡,就有九個學生反映成語很難記得住,鮮少有喜歡或能擅用成語的,歸類四個學習成語的方法提供參考。 一、有成語的對話 父母刻意地使用成語對話,這是最有影響力的。例如:「家裡變得亂七八糟的,我們趕快同心協力來收拾。」、「不可思議吧!媽媽能想到這個點子是不是絕頂聰明!」、「哇!我們的姊姊,不但漂亮又有智慧,可說是「秀外慧中」耶!」 …… 此時,小孩若因不懂而提問,長輩便能機會教育。「成語造句」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將成語變成對話中的詞彙,生活上多多練習,百利而無一害。 二、聽讀成語故事 成語是有典故的,不論是單單解釋成語原由、成語笑話、或以成語編寫有趣的故事、甚至成語小測驗,所有相關書籍對成語故事的描述皆如出一轍,只是編排方式略有不同。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或需要選擇閱讀,都可以增強對「成語」的認識。然而,據我了解,認識「成語典故」最能加深記憶。 三、增強樂趣的方法 看圖猜成語、成語大富翁、成語接龍、成語填字、限與什麼有關的成語挑戰等等,都可以增強學生對成語的學習意願。曾經,就有學生在課後跑來和我多要一份猜成語的學習單,說要帶回家和爸媽一起玩。對於成語量不足的小孩,可以先逐一解釋成語意思再進行遊戲,也不失是一種寓教於樂的好方法。 四、字義推敲的練習 國字為形、音、義堆砌,拆解成語的「每一個字」是在累積對文字的認識,作為日後理解文言文之基石。例如:敝帚自珍,可以先讓學生就先備知識來推敲這四個字的意思,普遍學生皆可對「自」、「珍」二字直覺反應「自己」、「珍惜、珍貴」,少數者對「帚」字有感於「掃」,「掃把」。此時,拿出字典查詢,尋根究底,不但可以知道「敝」有敗壞的、破舊的之意,還能知道 「敝」有 謙稱自己的意思。 語言是一種耳濡目染的學習方式,除了成語,俚語、諺語、歇後語都是值得我們認識和使用的詞句喔!你絕對想像不到,當不再強迫 學習 ,孩子們是非常喜歡玩弄文字的。   成語查詢網站: 在 線 成語 辭典 台 灣 成 語 網 推薦成語書籍: 《成語小劇場》 國語日報出版 《看笑話學成語》 螢火蟲出版 《有趣的成語遊戲》 聯經出版 成語大富翁 下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