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紀念露營,零到拾露

孩子內向是我踏進露營的一個起因,學校是孩子的世界,在教會、露營中,我才能看到孩子在團體中的成長。今天看到減少慾念,回歸初始心》一文在露營社團發酵,讓準備增購新設備的我,停了下來。或許,是時候,記錄自己為什麼而來,記錄自己在這十露的心得......

用我們第一次露營的照片紀念《初衷》

一、在露營中學習與人相處
現在,女兒三歲八個月,還不會自己跟同儕去跑跑跳跳,也因為安全顧慮,就算和小朋友一起玩,也希望在視線範圍內。在新團體裡,我會帶著她去交小朋友,只要問:「我們可以一起玩嗎?」多數的孩子都會答應,讚美這些會分享、有創意的小朋友同時,我也會製造機會讓女兒跟別人互動,就這樣,已為這次露營打開了敲門磚。到了晚上,洗完澡,只要看到有大人聚會,我也會搬張椅子過去聊天,起初,會彆扭、不這麼做;幾次之後,就懂得在這打牙祭的時刻聊什麼,即使,真的沒有話題,就像孩子一樣,在旁邊坐著、看著,自然就會交流了。

二、在露營中學習自助互助
女兒是熱心的人,我常叮嚀孩子,要先會幫助自己,才能幫助別人。參與家裡的事工是所有人的工作,在家如此,在外面更該如此。當女兒兩歲多時,我只要求到一旁玩,讓我們趕快搭營或拆帳,要不然就是找她能幫忙的差事。第十露起,我先生講好,以後小孩要先幫忙搭營完才可以去玩,而不是一人搭帳,一人帶小人去閒晃;剛開始,會鬧脾氣,但只要把挑戰化成想像故事,再加點鼓勵的話,女兒就變成最棒的小幫手,而且大多數的事情都能幫忙,於是,「露營原則」誕生。另外,在團體中,當我看見別人有需要時,我往往不等別人開口,就會伸出手來,女兒看我伸手,也會伸出右手想扶過溪的人,這時,對方的家長笑了,我心裡也笑了。

三、親近大自然、觀察大自然
在很多學科中,可以證實好奇心強和善於觀察的孩子,會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大自然是我們的老師,更是孩子快樂的搖籃。「尋寶之旅」和「探險之旅」是唯一不用準備的活動,兩天一夜的戶外時光,總會有很多時間帶著孩子走走,撿撿大自然留下的寶物來玩DIY、爬爬山練腳力、欣賞當地的風景人文;入夜後,安排個探險之旅,孩子洗澡不再拖拖拉拉,取而代之的是戴上頭燈探險去,此時,就是訓練耳朵和眼睛成為最佳導航的機會,找找溼地裡的青蛙,練練再怎麼吵雜都能睡的本領也不賴,甚至,適應什麼樣的環境都能洗澡、上廁所!

四、設定小挑戰、真心去分享
“分享”是我認為重要的社交行為,學習踏出去與人交往,學習在交往中包容差異,學習在差異中發現美好。幾次露營之後,我開始會給自己一點新功課,例如:結交新朋友、學新菜單、發現優點。平常沒時間學新菜或異國料理,所以,我會想露營時找新食譜和大家分享,有時,吃到喜歡的菜餚也多了請益或激刺自己的機會。露營,不只是幫孩子,還幫自己,如果把心胸打開,就有多一點的收穫。有一次回程途中,我在後座睡醒,看著專心開車的先生,我告訴他:「謝謝你,我感受到你很愛我們。露營很累,回程只有我和孩子可以休息,但是,你得開車。」之後,我甘願負責安排行程、準備行李的工作,沒有一絲抱怨。

五、理解多元露營的型態,找自己最舒服的感覺
現在露營形態很多,品牌、風格、主題也成為一種追求指標;有時,我會投以羨慕眼光,更欽佩我先生始終是一個不計較、不比較的人。寫下自己露營的初衷,去記錄所感受到的變化,才發現「快樂」不完全是建立在安排好的享受上,「挑戰」和「發現」的樂趣,無法用金錢比擬的。

目前,所安排的露營還是在團體和營地裡,“單飛”和“野營”是內心對露營想追求的一種感覺。那是一種從簡單中找滿足,尋求個人身心靈的沉澱,完全享有家庭共處的時光;我能帶著畫筆或書籍在高山野嶺上,呼吸「風所帶來的空氣」,聆聽「大自然的樂章」,點一盞「明亮又不插電」的燈火,餐後再用一杯「慢寧咖啡」敬摯愛的家人和天地,這就是我心中最美的畫面。

總而言之,不論晴天還是雨天,伴著隨遇則安的心境,難得可貴。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招生訊息】教師簡介與114年春季班招生訊息

 劉婷教室簡介 2013年正式以此網頁做為教學歷程的傳播媒介; 在此之前,我兼任媒體人陳安儀旗下的作文老師。從早期在新聞媒體、廣告,至新竹科技業,依舊筆耕不輟;在成立文字工作室後,我又為各行各業撰文,故寫作與職場連結,產業詞彙的研究、寫作風格的調變,我都非常有經驗。 我擅長於管理、分析、統計、整合。 在教學進修與興趣研究下,我將「寫作前運思」作為引領基石;加上自己的寫作經驗、文章歸納的結論、對課綱趨勢的整合,以及學生成效的回饋,至今已發展出一套成熟的教學寫作系統— — 此系統簡潔扼要、易懂易學 。 劉婷老師從學生時代就代表學校參加競賽,至今執筆相關的工作也超過二十年,我清楚體會到書寫對邏輯思維的正面效益。 從寫作推往閱讀理解,或從閱讀到寫作之間的定義,我有足夠的經驗和方法傳授給學生。 教室成立時是以「 升學型語文教室 」創業,此定位是讓師生之間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我將「審題」觀念 傳達到初始學作的國小生,讓學生從一開始就學對 。 在 知識的輸入上,從生活的五感體驗到108課綱的十九議題探討 ; 作文是語文綜合的表現,我予以國學常識的補充,為學生超前部屬,作為實實在在、加深加廣的資優課程。 2025春季班報名表 (連結點) 從作文班到現在已有數屆由國語文課程協助升學的國三生, 至今未曾 做過付費廣告,教室也沒有招牌,靠著口碑介紹。 我精進教學 ,在每個專題與趨勢中享受研究; 把學生教好,輔佐家長一起引導孩子更好的學習方式、樹立良善的價值觀,成為學生、家長信任的對象,是工作中的樂趣,也是回饋社會的表現。 如果你對於教室的課程有任何想了解的地方,可以透過社團私訊我;也推薦大家從下面文章或社團資訊,先理解我的教學策略與帶班方式後,再進一步和你的孩子介紹。 對老師更多了解 《理念篇》教育本來就不分體制 《理念篇》做一個有原則的老師 《理念篇》是誰罰寫誰,作文教室的訂正方法 《理念篇》 閱讀寫作老師給小學生的藏書閣 《教學篇》戶外作文寫生 ─ 打開你的六感雷達 《教學篇》揭開家長看不見的作文課 《教學篇》家教老師的深入閱讀七大技巧 《教學篇》骨架沒長好,連話都說不清楚 《教學篇》 閱讀理解有妙方 《經驗篇》作文與造句有關係 《經驗篇》破 解學習成語的秘訣 《經驗篇》破解速讀閱測的應考密技 《經驗篇》識字問題問與答篇 《經驗篇》避免流水帳寫作的三個途徑 《報名前閱讀》劉婷...

國中會考作文賞析-捨不得

如果這是六級分,那評審的分數是給賣弄文學造詣的人嗎? ( 文章放大連結點 ) 今年會考作文《捨不得》 看到鄉民的留言後便概要性地寫下這篇賞析;之後,我又連結到國中會考網站看看其他六級分的作文範本,還是這一篇最迷人!最後,我決定讓小學生讀這篇文章,讓他們來評鑑。 相關研讀連結: 學習單下載點 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正式試題( 樣卷公布) 從國中教育會考作文題看平日須有 的寫作訓 練 文章賞析: 從文章的起、承、轉、合來看,作者運用自如、分配得恰到好處。 起,開頭短短幾句,道盡大千江南之中的不捨,最不捨得的就是 - 手機;這樣的 題材讓人發乎好奇,想讀下去。 ( 這很重要,大多數人寫的題材,分數不會高 ) 承,第二段,三句話完整的寫出智慧手機的便利、有趣、解悶的滋味;作者不僅擅用映襯修辭,文藻表現一氣喝成、淺顯易懂。 轉,發生悲劇就是轉,簡單一句「踏破鐵鞋」就帶過自己尋覓不到手機的過程,緊接使用譬喻,以各種虛實景象、聲音情境來強化手機遺失時的感受,最後再擬出一段排比,加強語氣。 合,是考題的重點,先引用名言就加分了,藉此來把「遺失→捨不得→捨得」推向另一個境界,捨得之後,看見街景的美妙、五官甦醒、頓悟生命的真理以呼應莊子言「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此時,再用大樹來比擬人生,暗示著此後身心發展,得以自由翱翔,這便是「捨得後的至高點」。 最後,補上一句古云「有捨有得」,又把發散出去的精神在收斂回來,以遺失一支手機,換得面對大千世界的曠達胸襟,這樣的結尾,非常雄偉,再回首對照第一段心頭上那些微不足道矣的枷鎖,可謂大悟大智。 我要說的是,這位學子一定是個愛閱讀、愛寫作的人,更厲害的是他懂得考試的技巧;看似如此誇張寫法,或許有違現實常態反應, 但卻不也見證了他對不捨與捨得之間的氣度 ;除此之外,相較其他同級分文章,此文用字遣詞的實力可說是超群絕倫。 六級分,實至名歸! 結論: * 鼓勵學生,看到題目的時候,先思考自己選用的題材。 ( 不落入套俗,才會脫穎而出 ) * 看見考官要考什麼,捨不得,目的不是要知道你捨不得的事情和心酸,而是想知道捨得後的心境。 ( 作者在第四段寫最多 ) * 背名言佳句、使用成語、擅用修辭增加文章力道;多練習拆解「題目背後的題目」,閱讀「小題材、大體悟」文章 。

《經驗篇》破解學習成語的秘訣

國小三年級一定會出現成語的學習要求,但是,十個學生裡,就有九個學生反映成語很難記得住,鮮少有喜歡或能擅用成語的,歸類四個學習成語的方法提供參考。 一、有成語的對話 父母刻意地使用成語對話,這是最有影響力的。例如:「家裡變得亂七八糟的,我們趕快同心協力來收拾。」、「不可思議吧!媽媽能想到這個點子是不是絕頂聰明!」、「哇!我們的姊姊,不但漂亮又有智慧,可說是「秀外慧中」耶!」 …… 此時,小孩若因不懂而提問,長輩便能機會教育。「成語造句」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將成語變成對話中的詞彙,生活上多多練習,百利而無一害。 二、聽讀成語故事 成語是有典故的,不論是單單解釋成語原由、成語笑話、或以成語編寫有趣的故事、甚至成語小測驗,所有相關書籍對成語故事的描述皆如出一轍,只是編排方式略有不同。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或需要選擇閱讀,都可以增強對「成語」的認識。然而,據我了解,認識「成語典故」最能加深記憶。 三、增強樂趣的方法 看圖猜成語、成語大富翁、成語接龍、成語填字、限與什麼有關的成語挑戰等等,都可以增強學生對成語的學習意願。曾經,就有學生在課後跑來和我多要一份猜成語的學習單,說要帶回家和爸媽一起玩。對於成語量不足的小孩,可以先逐一解釋成語意思再進行遊戲,也不失是一種寓教於樂的好方法。 四、字義推敲的練習 國字為形、音、義堆砌,拆解成語的「每一個字」是在累積對文字的認識,作為日後理解文言文之基石。例如:敝帚自珍,可以先讓學生就先備知識來推敲這四個字的意思,普遍學生皆可對「自」、「珍」二字直覺反應「自己」、「珍惜、珍貴」,少數者對「帚」字有感於「掃」,「掃把」。此時,拿出字典查詢,尋根究底,不但可以知道「敝」有敗壞的、破舊的之意,還能知道 「敝」有 謙稱自己的意思。 語言是一種耳濡目染的學習方式,除了成語,俚語、諺語、歇後語都是值得我們認識和使用的詞句喔!你絕對想像不到,當不再強迫 學習 ,孩子們是非常喜歡玩弄文字的。   成語查詢網站: 在 線 成語 辭典 台 灣 成 語 網 推薦成語書籍: 《成語小劇場》 國語日報出版 《看笑話學成語》 螢火蟲出版 《有趣的成語遊戲》 聯經出版 成語大富翁 下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