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5的文章

銅板新舊二手店

如果用能力來解釋我對孩子的在每個階段的要求?我想是這樣子吧!「自理能力」→「探究能力」→「解決能力」→「簡報能力」。這是我對“教育”的期待,而不是考試能力。 01/15銅板新舊二手店(松林國小) 紀錄這週末我們的活動,在半個月以前我在地方社團中看到有兩位媽媽跳出來在當地舉辦“二手跳蚤市場”,當下我就決定參加,並且私訊稱讚她們的義行;在籌備的期間,我看見她們是有經驗的,而且有策略的安排,包括報名後和匯款後的攤位編號、場地租借及停車的流動;於是,我又私訊讚美她們的能力。 我是刻意帶著女兒參加這樣的活動,三歲不是無知,她應該可以開始學習「觀察」,同時讓天性怕生的女兒有機會接觸人群、訓練膽量,然後我們陪著她生出勇氣。在活動前幾天,我準備好我認為可以淘汰出去的東西,像是一些家庭用品、書籍、玩具,並擬好自己在這次跳蚤市場的行銷策略,從活動定價、招牌設計、價位看板上的文字、並想用拓印活動來吸引人客;我先和女兒說明這些玩具我想賣掉的原因,告訴她如果賣得掉的話我們能做什麼,說真的,她看起來 “ 有聽沒懂 ”;我 也讓女兒參與佈置看板的機會,像是 用報紙綁捆玫瑰花模的形狀,讓女兒蓋印裝飾 ;最後,在活動前一晚,孩子入睡後我開始在家裡模擬攤位的面積、佈置的方式、準備抽獎禮物、雕刻橡膠板。 這是一場不錯的經驗,我們十點左右到場,先生一個人卸貨搬運,我則先弄了一個區塊給小孩坐在地上玩,有了事前的準備,攤位很快就開張了,價格分區和看板讓圍觀的客人或多或少願意蹲下來尋寶。 有時候,女兒會看見別人在看她的舊玩具會不想賣了,這時她可能會蹲過去 ,我ㄧ眼看穿她的心思後就讓她把玩具收起來;午後,我和女兒拿出響板和沙鈴一起吶喊好讓別人把目光照過來,幾個對面的攤販看著女兒微笑,這時小孩聲音變小、閉上嘴巴了!我在耳邊告訴她:「這是因為你很棒,所以大家對你微笑。」接著,又在我ㄧ句、她一句的氛圍下繼續快樂的模仿,我也試著把這樣的機會讓個孩子的爸爸;下午有幾個不忙的時候,當客人掏錢的時候,我會請她站在我前面,引導她如何收下現金,然後一起說:「謝謝,歡迎再來!」。 這天,我們一整天都在這裡,也會去別人的攤位逛逛,然後和女兒在校園裡玩耍、騎腳踏車,非常忙碌!中午,先生和女兒到校外買午餐回來,我問先生這樣多少錢?他回我「一百五」;說真的,當收入是由一個個銅板賺來的時候,就

自學手札-我的感覺、情緒處理

我把多元智能的概念拆解並組合,結合學齡前兒童發展及教學目標設計了一些遊戲,包括聽力遊戲、口說遊戲、語文遊戲(不限語言)、體能遊戲、藝術遊戲、數理遊戲等六項 。 了解《自學手札》理念 January主題:認識我的感覺、處理情緒,同時透過相關繪本引導遊戲課程。 1/17 聽力遊戲 【活動】耳聰目明 學校有學校的課程內容,自學有自學的課程目標,會固定使用教材或安排特定的活動有我的目的;現階段,我在聽力遊戲的主要目標是想刺激孩子在聽覺上的專注力,其次才是敏銳度。聽 CD 故事或口說故事給孩子都是訓練專注力,一樣讓孩子使用《耳聰目明》教材,也盡量在生活中找到真實的聲音。 (得知孩子對高跟鞋聲音無法意會,我便 從鞋櫃了拿出高跟鞋讓孩子瞧瞧,女兒很快發現爸爸的鞋子沒有“跟”,看我走秀了一下,自己也想玩玩。 ) 1/19 藝術遊戲 【活動】喜歡我自己 搭配《喜歡我自己》繪本和孩子玩了這個遊戲,女兒躺在大紙上我幫她畫邊,完成她的人形便是她的畫畫時間,眾妃中挑選了一個顏色就不停的塗鴉,從畫上五官到脖子、手腳;這天我什麼也沒教,就這樣她畫畫我在旁邊看著,她最喜歡用手畫塗勝過畫筆,也喜歡用腳畫塗,塗鴨到底是什麼,有時候像是無意識的、有時好像特別挑選了自己喜歡的顏色塗上,女兒喜歡藍色,所以把藍色圖在臉上。 ( 上傳自學手札是一種分享,但實質是親子的紀錄 ) 3.1Y 我喜歡我自己 1/20 口說遊戲 【活動】情境討論 依照套書引導的圖卡遊戲中,我們最喜歡《抽抽樂》,很簡單,我和孩子輪流抽牌,抽到怎麼樣的圖卡就去做這樣的動作,像是去找一個玩偶抱抱、吃一片蛋糕、去騎腳踏車。另外,藍色圖卡是情境卡,我們用情境卡在討論情境問題的處理。親子遊戲是一種很單純的互動,孩子多能侃侃而談! 1/25 語文遊戲 【活動】認識國字 ( 我、很、棒 ) 小孩其實很喜歡當老師的!我們輪流在《字卡 1 》與《表情圖卡》拼出老師下的指令,認字看似枯燥,其實可以變得很有趣。另外,分享我在操作上的經驗,我放了三個東西代表第一個位置、第二個位置、第三個位置,一開始小孩真的不確定哪一個字是「我」和「很」,圖卡挑出來後,字卡就隨意擺;但是當她知道哪裡是火車頭,並看過幾次我的表現,她就能

《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

介紹這本書前我要告白,這是我的成長故事影響著我對才藝培養的看法。從小我就是教室外的第一名,只要參賽從來沒有不拿獎回來這件事,從國小到國中一直都是,也憑著獲獎紀錄和師長的推薦免聯考進入公立高中,高中時數次代表學校參賽的表現,讓我在學校裡走路有風,或多或少得到老師們的關愛;但是大學聯考時,我失利了,我明明是別人眼中的「鐵票」,卻沒有考進我心中的第一志願,這件事是我 ( 曾經的 ) 一個痛點,讓我沒有臉再回去學校和畫室;出社會後,我專攻「企劃」,尤其政府舉辦的選拔,我依然能在「競賽」這件事上得意洋洋,十分驕傲。 回顧過去迄今,我承認我是一名「戰將」,我對考官和評審的口味很敏銳,是一名能端出好菜的廚師。但是,如今我要教育孩子,我卻不願意一開始就訓練她成為一名『戰士』。 《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這本書是日本 NHK 一個兩天的繪畫課程, 布施英利 是一個藝校 解剖學 教授,他回到小學母校帶領小學生進行一個兩天的「不要畫筆的繪畫課程」,這本書是作者把他對課程設計的目的和藝術觀點集結撰寫的書,在日本極受推崇,本書在台近年再版,可見國人對此感興趣。我除了欣賞作者「實驗性」的課程設計,更喜歡作者提出“為何不需要畫筆”的理由;美術課不需要畫筆是不可能的,但作者用了實驗前後的「作品」 ,告訴讀者畫筆不過是產出工具,在繪畫之前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去留意的。 畫出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 李奧納多。達文西 說:「差勁的畫家,向畫家學習;優秀的畫家,向自然學習。」, 布施英利 認為『藝術的極致是師法「自然」』,於是提倡在大自然中認識藝術的本質;這讓我想到也是科學家的 達文西 是在觀察鳥類飛行的姿勢畫出撲翼飛機的手稿,是仿照龜殼的形狀設計重型坦克車;我也非常認同此書將 梵谷 、 達文西 、 畢卡索 等藝術家的繪畫能力歸因於紮實的觀察和練習,其藝術品的誕生乃是與「內在世界」重疊的表現。 去年,因為我寫的《 給孩子帶著走的能力 》一文結識了一位美術老師,我們都是看見問題且有意想要翻轉兒童美術教育的人,幸運的是我在這一年有了明確的答案,當時,我分享要教孩子「觀察」,因為觀察是要用心的,用腦袋思考的,如同此書文末的註解『大自然是我們的老師,但不是站在自然之中就懂得欣賞自然之美,「看」並不容易,如果不知道看的方法,什麼也看不到。』 我在藝大的老師一再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