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9的文章

「青銀共居,好家哉?」問號結尾引導洩底

文/劉婷     以國中生寫這個題目,需要沉穩的思維,涉略公共議題的資訊,才免於被這樣類文言文的題目給嚇著;白話文來講,就是問: 青壯年與銀髮族共居,是否能成為「一家親」? 然而,未曾與長輩相處經驗的學生,在這個題目上顯著吃虧。 辨別關鍵字,審題有學問     「青銀 / 共 居 / 好家哉?」先抓出題目的關鍵字,又以「哉?」字為主要問題,探討的是「是否能共好?」,然而,詳讀引導說明,題目要問的是: 你對年輕人與銀髮族的互動或相處模式,有什麼期待? 此處粗體字「期待」二字,乃是呼應政府與民間企業推動的共居政策,因此,考生不宜往負面思考。除此之外, 審題的同時,亦須要辨別文體,在此可見記敘、論說文的要求,學生佐以抒情口吻開頭,更能豐富兩代之間的情感流動。     範例:「在那一年,我參加了老人關懷的志工服務,領著待發放的便當,帶著忐忑不安的心,跟著志工阿姨們一一在鄉間小弄間訪視 …… ,叩叩叩,一陣敲門聲下,前來應門的「獨居老人」是一位滿臉皺紋,駝著背,倚著一根拐杖的老婆婆,她笑臉盈盈地歡迎著我們,輕聲的招呼裡帶有一絲激昂,那股溫情就在傳遞飯菜的同時,軟化我對陌生人的恐懼。」 立意,才是文字傳遞的真諦     一篇文章沒有立意,如同沒有方向的靈魂,很容易陷入在問題的表徵,導致文章讀起來少了滋味。這個題目,以「兩代」為角色,從「愛」裡出發,作者可以談論包容、忍耐、互相,也可以探討關懷與理解。最終,考生的選擇的寫作材料,都要緊扣自己要表述的中心思想,避免文章偏題或空泛。 如何選擇寫作材料,可以依著佈局決定     除了採取分述法,以愉快的相處經驗,或是論述共居的益處之外,考生也可以兼容一反一正的實例,探討的兩代之間的「差異」與「接納」 ,以利於末段總結時,回應「青銀共居」的相處之道。     範例:「面對少子化、高房價的世代,共居顯然是減緩孤寂、節省開銷的好方法,然而,現實生活裡,出現的是「阿庭!不要一直玩手機呀!」「阿庭呀!電燈不用了就要馬上關掉耶!」等關懷型或指揮型的長輩,他們把對兒女的養育心態轉嫁到年輕人身上,企圖在其中尋找尊嚴 與關懷;有一回,我迷上「寶可夢」遊戲,成天拿著手機到處抓寶,阿公看到我一邊搖頭嘆氣,一邊叮嚀我注意視力,我沒好氣地嫌他囉嗦;直到有一天,放學回家時,我在家門口看見阿公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