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落實《親子共讀》推廣的想法,用另一個角度去賞析繪本,分享共學的小遊戲。 書名:《媽媽,猜猜看》 作者:末吉曉子 譯者:鄭明進 繪者:林明子 出版社:小魯文化 出版日期: 2015/06/01 【運用「觀察力」比指字閱讀更有趣!】 翻閱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真的覺得很棒!繪者的畫風簡單俐落,卻也和作者的故事內容搭配地恰恰好。說故事時,我會放慢速度,也不完全照本宣科,尤其,又以和學齡前兒童共同閱讀,我會花較多的心思引導孩子觀察圖片,甚至提問。 【提問不等於是考試,而是要孩子思考、推演!】 第一次講這本書時,我刻意聲音扮演女孩 ( 小咪 ) 的角色,然後要媽媽「猜猜看! 」;順理成章,聽故事的孩子成為繪本中的 “ 媽媽”,來回答我的問題。 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一連串推敲過程,孩子每次的猜測竟然和故事裡的媽媽一模一樣,隨著媽媽猜錯的次數增加,小咪釋出的提示也越多,小孩便開始努力地在圖片中尋找蛛絲馬跡,非常有趣。 左圖和右圖是兩次不同的提示喔!找一找哪裏不一樣? 【語文遊戲】 ( 適合年齡:學齡前 - 低年級 ) 方式:展示不同圖卡或物品,由 A 方心中設定答案、口說描述提示, B 方作答。 A :這東西是「會發出聲音的。」 B :「狗狗。」 (NO) A :這東西是「會發出聲音、沒有生命的。」 B :「手機。」 (NO) A :這東西是「會發出聲音、沒有生命的、交通工具。」 B :「汽車。」 (NO) A :這東西是「會發出聲音、沒有生命的、交通工具、可以載很多人。」 B :「公車。」 (NO) A :這東西是「會發出聲音、沒有生命的、交通工具、可以載很多人、在天空上飛行的。」 B :「飛機。」 (YES) 隨著孩子的年齡、反應狀況,可以變化展示物和提示的難易度。從遊戲互動中,父母可以觀察出孩子詞彙能力,也意外發現學齡前的小孩也是會設計陷阱題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