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從養育孩子中,我變了,除了脾氣被磨得比較沒有 稜 角,取而代之的是,花很多時間在「看」跟「想」,看孩子的狀況,想著怎麼解決;連帶的,教育現場也變了,以一種讓工作和夢想平衡的方式,調整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不再是承襲別人的樣貌,不願譁眾取寵。 於是,我的教室跟我的為人一樣,有了『原則』。 ( 作文課 ) 我和孩子到空地尋寶照片。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在法內教室,不論是上哪一門科目,也不論年齡,我都會要求建立好習慣,那就是「學習同理別人,學會收拾善後」;我怎麼樣教育我的孩子,也會怎麼樣帶領我的學生。所以,學生知道進到教室要把鞋子整齊放在牆邊,不要擋到路口;下課後,知道要自己擦桌子,然後靠攏椅子才離開教室。 相對的,當學生來教室時,我都會開門迎接;家長來接小孩時,只要我是空閒的,必會伴隨著孩子一起出現在家長面前。對我來說,這些舉動代表的是「尊重」。 一分榮耀,十分責任 「備課」是老師的工作,這影響教學品質、學生學習的權益。上課前,我一定會寫教案設計,從教學主題、學習目標、教學流程和時間分配,我都會依照學生的年齡層和人數,認真撰寫、重新調整;如果要到戶外上課,也必須先勘查場地,凡事安全第一。 課後,我也是一個會寫課堂觀察報告的人,這個報告除了檢討自己教學狀況,也會詳細寫下“每一位”學生今天上課的表現,觀察到的優點、弱點,以及首要解決的問題。被稱呼「老師」是有責任的,發揚學生的強項,鼓勵學生突破自己,是我疼愛他們的方式。 細節在於觀察,成功在於累 積 在學習的殿堂裡,誰是主角?我始終認為是「學生」,學生說,老師聽,從中再去調整、延伸、辯論,《學思達翻轉教學》就是這樣的架構下展開的,顧名思義,自學、思考、表達。 文字是圖像的延伸,作文和圖畫都是創作的產出,該關注的是前面有思考的練習。 「觀察→理解→思考→表達」我的教學核心,培養孩子擁有「能多看見的眼睛、能聽從自己的心和手,能感覺自己的靈魂」,再來才是「技巧」、「創意」、「文學」方面的精進。 給孩子魚吃,不如給他釣竿 「走入大自然」是我們最喜歡的教室,利用開放式的學習環境,在這個環境裡有方向的引導孩子觀察。其次,我要營造的是平靜的學習心情,老師不是小丑,學生也不是來看戲的,在愉快的氣氛裡講述、彼此思辨、討論有